古交市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印发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时间:2017-06-07 浏览次数: 来源: 安监局 字号:[ 大 中 小 ]
各乡镇、街道、市安委会成员单位,各重点企业(单位):
根据省政府安委办《关于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晋安办发〔2016〕113号)和太原市安委办《关于印发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并安办字[2017]6号),现将《古交市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一七年四月一日
古交市安全委员会办公室2017年4月1日印发
共印100份
古交市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方案
根据省政府安委办《关于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和太原市安委办《关于印发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制定我市工作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国家、省、太原市以及我市领导关于安全生产工作一系列重要讲话、批示指示精神为指导,以《安全生产法》《山西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行业安全标准规范为依据,准确把握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
(二)工作目标
2017年底前,在规模以上企业和重点行业领域,初步建立双重预防机制;2018年年底前,覆盖全市,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机制,完善技术工程支撑、智能化管控、第三方专业化服务的保障措施,实现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形成政府领导有力、部门监管有效、企业责任落实、社会参与有序的工作格局,全市企事业单位安全风险建档率、标识率和管控责任、措施落实到位率均达到100%。构建科学、系统、有效、可靠的安全风险辨识管控体系,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夯实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坚强基础。
二、全面推广
确定岔口乡、常安乡、阁上乡、河口镇、镇城底镇、马兰镇、嘉乐泉乡、梭峪乡、邢家社乡、原相乡、东曲街办、西曲街办、桃园街办、屯兰街办共14个乡镇(街道)和安监局、煤炭局、公安局、发改局、交运局、教科局、卫计局、国土局、经信局、住建局、工商质监局、文化局、水务局、食药局、农机局、农委、市政环卫局、园林局、房管局、供销联社、林业局、城管大队、民政局、人社局、财政局、规划局、环保局、国资中心、中小企业局、开发园区、气象局、地震局、地灾办、消防大队、交警大队、民爆大队、邮政公司、供电公司、人民银行共39个部门(单位)为此项工作的重点单位,按照“制定方案、健全组织、中介参与、辨识先行、分步落实”的工作方法,全面推进。努力实现企业(单位)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政府领导有力、部门监管高效、企业责任落实、社会参与有序的工作格局,实现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精准监管、科学预防,构建双重预防长效机制,努力提升安全生产监管预控能力。
(一)全面落实阶段。(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
1、2017年4月15日之前,制定下发方案,组织专家参与,开展全面排查摸底。5月份底前,全方位全过程辨识风险。6月底之前,初步完成本级、本部门、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监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
2、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底前,全市所有企业、单位从厂址、场内(安全设施)、厂区道路、建筑本身、工艺流程、设备运行、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等方面入手,对安全风险进行全面排查、辨识、分级、建档、标识和管控。
(二)总结验收阶段。(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
2018年7月至2018年9月底前,企业(单位)要按照工作目标,对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内容进行核查,形成核查报告,按照风险管控措施,组织全员培训,使每个岗位的员工都明确本岗位存在的风险、管控措施、隐患排查治理方法。2018年10月到2018年12月底前,乡镇(街道)和市直有关部门组织专门力量,对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进行验收,市安委办要按照每个乡镇(街道)、每个行业至少不低于3家进行抽查督导。
三、主要工作任务
各乡镇(街道)负责本行政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息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市直有关部门负责本行业领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各企业(单位)承担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在安全风险辨识、隐息排查治理、制定管控措施、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组织专家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或隐患。
(一)企业(单位)层面
1、排查风险点。各企业(单位)要全方位、全过程排查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点(包括生产系统、设备设施、输送管线、操作行为、职业健康、环境条件、矿山采空区、施工场所、城市垃圾堆场、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风险),按照有关制度和规范,制定科学的安全风险辨识程序、方法,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综合考虑起因物、至害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伤害方式等,确定风险类别(泄漏、火灾、爆炸、中毒、坍塌、坠落等危险因素或高温、粉尘、有毒物质等有害因素),对不同类别的安全,要组织专家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得出评估结论。
2、确定风险等级。各企业(单位)依据安全风险评估结论,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将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注,依据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企业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企业“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重大安全风险要填写清单、汇总造册,按照职责范围报告属地政府(街道)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3、明确管控措施。各企业要根据安全风险的特点和评估结论,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通过隔离危险源、采取技术手段、实施个体防护、设置监控设施等措施,达到回避、降低和监测风险的目的。对安全风险分级、分层、分类、分专业进行管理,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公司、车间、班组、岗位),落实具体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具体的管控措施(包括制度、管理措施、在线监测措施、视频监控措施、自动化控制措施、应急管理措施等),尤其要强化对重大危险源和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生产经营系统、生产区域、重点岗位进行管控。
4、风险公告警示。各企业要公告本单位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的隐息类别、事故后果和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让每名员工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对策。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设置明显警示标志的重点岗位,强化监测和预警。
5、排查整治隐患。企业(单位)要建立完善隐息排查治理制度,制定隐息排查治理清单,明确和细化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内容和频次,对排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息,应当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属地政府(街道)和部门报告,同时制定并实施重大隐患治理方案,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隐患整治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备,及时撤出作业人员,必要时向当地政府提出申请,配合疏散可能受到影响的周边人员。通过建立与政府部门互联互通的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全过程记录报告隐患排查治理进展情况。
(二)属地政府(街道)、部门层面
1、确定示范企业。各乡镇(街道)、市直有关部门要考虑本行政区、本行业领域的产业结构情况,选择一批在风险管控、隐息排查治理、信息化管理效果较好的企业作为本行政区、本行业领域示范企业,进行先行先试,探索遏制重大事故的工作经验和做法。
2、健全制度规范。市直有关部门要根据本行业领域特点,制定本行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制度规范,明确安全风险类别、评估分级的方法和依据,明晰安全风险辨识和事故隐患判定的标准。各乡镇(街道)要结合实际,在系统总结各行业示范企业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制定本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办法。
3、总结推广标准。各乡镇(街道)和市直有关部门既要抓全面、又要抓重点,既要治标、又要治本,不断总结经验和做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市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分管行业领域的指导,按照有关标准、制度、规范组织企业开展对标活动,在全市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机制。
4、管控城市风险。各乡镇(街道)和市直有关部门要全面强化城市运行风险源头管控,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加强城乡发展规划与城市地下公用基础设施规划,特别是油气管道、城镇燃气管线等规划要与城乡发展总体规划相街接。建立完善覆盖城市生产、生活、运营等方面,贯穿城市规划、建设、运行、发展等环节的全方位、全过程城市运行安全预防控制网络。加强车站、地下防空设施、公园景区、商场超市、人员集聚场所等地点的安全风险管控。加强城市运行风险评估预警工作,健全安全风险信息报送、应急响应、现场指挥、协调联动、信息发布、社会动员和统筹协作等工作机制,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四、技术支撑
各乡镇(街道)、市直有关部门要抓紧建立完善功能齐全的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信息平台,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落实。将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纳入平台管理,形成全市安全生产监管“一张网”,企业、部门、属地政府(街道)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各乡镇(街道)和发改、经信、财政等部门要支持平台建设,至2018年底初步建成使用。
(一)实施风险点信息化管控。在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信息平台中建立风险管控分系统,企业(单位)要将排查出来的风险点全部录入到该系统,实现对风险点在线监测或者视频监控。属地政府(街道)及市直有关部门通过互联网监控手段,随时掌握企业对风险点管控情况,一旦报警提示异常,责令企业立即处置并反馈情况,使风险始终处于动态监控之中。
(二)加强安全隐患信息化管理。在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信息平台中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分系统,企业利用该系统录入本企业隐息排查治理信息,履行自查自报自改主体责任。属地政府(街道)及市直有关部门利用该系统对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记录、管理、分析,每一个环节做到痕迹化,实时监控隐患整改情况,对没有按期整改的重大隐患,要桂牌督办。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严密组织。各乡镇(街道)、市直有关部门和企业(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对构建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把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作为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的重要抓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安全生产领域的重点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突出位置。要明确任务、区分责任、细化标准、狠抓落实,主要领导要亲自筹划、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把关,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全程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落到每个岗位,带动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全面推进。
(二)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分析本行政区、本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好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工作。采取统一部署,行业推进的方法,确保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工作扎实有效。重点行业领域和规模以上企业要在2017年7月底以前率先完成风险辨识管控体系建设,其他行业领域和小微企业也要确定时间节点和路线图,到2018年6月底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全部完成。
(三)严控标准、确保质量。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要坚持时间服从质量的原则,按部就班扎实推进,确保高标准要求、高质量完成。做到风险排查要全、风险辨识要准。风险分级要精、风险建档要齐、风险标识要明、风险管控要严。
(四)加强保障,突出平台建设。信息化监督管理是科学、精准、严格、高效进行安全监管的有力措施。各乡镇(街道)和安监、发改、经信、财政等部门要把建设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信息平台作为“十三五”时期的一项重要内容,制定方案,加大投入,加快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
(五)加强督导、务求实效。要将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作为重点内容列入安全生产督导、检查、执法和考核内容,进行跟踪督查。各级、各部门应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每季度向市安委办书面报告完成情况。
联系人:陈爱华赵媛媛
联系电话:13403415703
电子邮箱:gjscpb@163.com